官网欢迎访问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招生咨询
招生咨询招生咨询

18123857581



行业资讯About Us

咨询热线

18123857581

行业资讯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什么是两链融合?两链融合现状如何?

理解两链融合,首先要理解创新链。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创新链就是创意生成,即把一个创意变成一个产品,进而形成一个市场的商业化过程。


再看产业链。根据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定义,产业链是连接产业上下游主体及其关系,并且实现价值流动的载体。


根据系统动力学,产业链是从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率,生产出更多产品,进而提高销售率;创新链是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人员素质,谋求智慧红利,提高吸收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率、创新产出和转化率,这其中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是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键。


“基于这样一个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去测量两链融合,也就是根据企业新产品销售当中使用的专利和它所产生的专利总数的比值来反映两链融合程度。”仲为国说。


两链融合现状如何?


仲为国参考2013-2020年间29个省份的两链融合政策,利用专利数据库和产品销售数据库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数据,测量微观层面的两链融合程度后,有如下发现:


一是低程度的两链融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现状,尤其表现为创新链资源低、产业链资源高这样一种匹配对应模式。


二是两链融合的政策与资源错位,政策靶向与两链融合的错配形势非常严峻。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目前只有部分地区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极紫外光刻机方面,我国在仿真系统、计算方法和加工技术等点上有所突破,但尚没有产业面上的突破。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两链融合的产业突破口,在不具备创新链基础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有效性有待考证。


三是区域保护主义阻碍两链融合发展。在地方保护主义较低的区域,两链融合政策更能提高企业新产品销售使用专利占比。多年来,虽然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推进,但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这极大限制通过两链融合撬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战略可能。


四是两链融合可能带来企业进一步分化。分析表明,民营企业新产品销售专利使用占比较高,体现出两链融合的潜力非常强。但与国有企业相比,两链融合政策中国有企业更有可能获利,这有可能造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分化。


五是瓶颈资源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两链融合。瓶颈资源主要是指企业进入多个产业并推出至少一个产品的经验,这是企业实现两链融合的有效杠杆,可以用来衡量企业实现两链融合的潜力。数据表明,企业掌握的瓶颈资源越多,两链融合的政策效果越好。


如何加强两链融合?


针对当前两链融合现状,仲为国分别对政府和企业加强两链融合提出若干建议。


对于政府而言,他建议:


一是提高两链融合政策的靶向性,根据区域两链核心资源的禀赋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两链融合重点产业方向,避免政策冲动与盲动,提升两链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提升两链融合政策的全局性,注重宏观统筹,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效促进两链融合。


三是加强公平性,在两链融合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强化两链融合的巨大潜能。


对于企业而言,仲为国建议企业要精准镶嵌,深刻研究区域两链融合政策,根据核心资源与竞争力选择区域和产业关键环节,实现自身业务组合和区域两链融合互嵌,以提升战略有效性;加大研发与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打造基于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加强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的“双圈”互动,以两链融合撬动超大规模市场。


“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有意识地瞄准创新瓶颈资源、产业瓶颈资源,把控产业核心价值流动,实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仲为国说。


作者:仲为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产业创新政策、区域创新发展、企业创新战略、CEO及高管团队的战略过程、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等。30余篇研究作品发表在多种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并著有《负责任的管理研究:哲学与实践》,《人类幸福的政治经济学》,及《从引进到创新》等著作。


发布时间:2022-02-18 点击量:389 次

复制添加微信号:18123857581  了解更多学校招生情况


网站首页 教学项目 课程中心 新闻中心 教授研究 学员专题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学校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北大校区
通用网址:www.pkuszceo.com

招生热线:18123857581 罗老师
咨询QQ :47268958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扫一扫加QQ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18-202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98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