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欢迎访问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招生咨询
招生咨询招生咨询

18123857581



行业资讯About Us

咨询热线

18123857581

行业资讯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资讯

让医疗更加互联网化和数字化

陈东升:

为家乡湖北落泪,为防控疫情请战

 

Q:疫情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作为。泰康保险集团是最早一批行动起来驰援武汉的企业之一。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陈东升: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所以武汉也算是我的家乡。1月21日,我在第一时间就向武汉市委市政府表示要给所有湖北的医护人员送保险。我们还捐赠了1000万人民币、15万个口罩给武汉市;同时,将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提前投入使用,加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

 

Q:不可否认的是,疫情给很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泰康的经营状况怎么样?

 

陈东升: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们一个月的固定支出大概是一亿五千万人民币,那个时候的压力特别大。今天,面对疫情,虽然我们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我们也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实力。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中国企业的转型,而且在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了。互联网也为我们对抗疫情提供了助力。比如从2月3日起,泰康通过现场+网络的形式召开各类会议,包括全国范围的晨会。

 

Q:防控疫情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但稳疫情的同时,也必须稳经济。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看待这次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陈东升:今天,中国经济开始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工业化正在向后工业化、向服务业转型。现在,服务业占了全国GDP总量的54%。这种大规模的流行病下受打击最大的一定是服务业,像交通运输、餐饮、酒店服务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战胜疫情,让整个社会恢复到正常的经济轨道之中。当然,这也需要各家企业都把自己应做的事情做好。

 

Q: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降低疫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

 

陈东升:与非典的时候相比,今天的形势更严峻。所以,中央和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为小微型企业、服务业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照顾,帮助它们渡过难关。这是很重要的。

 

Q: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是否也引发了您更多思考?

 

陈东升:疫情过后,国家会有很大变化,特别是重大疫情的防御体系和制度。公共卫生是一个大的概念。公共卫生的核心,就是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过去40年,我国重视发展经济,但是我们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还是个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公共卫生、疾病防疫、养老健康作为重中之重。

 

刘积仁:

战疫情造移动“雷神”

 

Q:疫情期间,东软的工作节奏如何?

 

刘积仁:东软有几块业务跟战疫情联系比较紧密,比如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CT等大型医疗设备的生产。疫情突发时,我们就收到了很多对CT这类医疗设备的需求。从那时起,我们医疗设备业务的员工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加班生产,不断地向各个城市医疗机构发货,特别是向武汉雷神山医院、同济医院捐赠高端CT设备。

 

Q:东软发布了移动CT的扫描单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

 

刘积仁:CT扫描的诊断很重要。这种移动单元就是把CT放在一个像集装箱一样的设备里,可以移动,在任何地方都能快速部署。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雷神”。

 

Q:东软还发起了一个“智能影像联盟”,这能做什么呢?

 

刘积仁:CT作为一种能诊断肺部状况的手段,一般都是要依赖专家看片子做判断。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这种诊断手段更应该走到基层。我们和钟南山院士团队在此次疫情之前就在进行一个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就是在CT进行扫描之后,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快速地诊断病情。这种诊断可以通过远程完成,能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部署。最主要的是它会使得看CT片这样一种诊断的过程从大集中变成分布式。不论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只要有CT影像,人工智能或者软件技术就可以帮助进行辅助的诊断。

 

Q:这次疫情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和为未来谋划的机会。现在来看,您觉得过去几年您的企业有哪些方面做对了,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改变?

 

刘积仁:东软在过去的七八年间,用信息技术赋能医疗健康事业,把东软从一个软件公司变得越来越和其它行业,特别是和大健康事业融合。东软在这个过程中,部署了从医院的信息化,到整个医保费用的管理和支付、医疗设备、云医院、智能医疗的研究。今后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还会加大步伐坚定地走下去。

 

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到,我国在整个健康医疗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对医疗信息数据的收集、准确判断、快速采取行动等方面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对此,国家需要加强,企业也需要在这些领域继续投入。

 

Q:您对今年企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怎么看的呢?

 

刘积仁:今年总体上会面临一些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强产品的研发,努力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过去,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也经历过相似的甚至更难的时候,所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此次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Q:在应对目前困难的过程中,一些企业有新的创新出现,比如“共享员工”。您所在的行业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新趋势?

 

刘积仁:我们这个行业未来最大的发展空间就是如何用信息平台来构造一些新产品。比如在疾病的预防过程中,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更完备的信息平台,对百姓的健康状况有更精准、更细致的了解。另外,医生的共享、医疗资源的共享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我相信通过互联网来连接医疗资源,为大家提供更加方便的诊断和治疗的能力,会成为城市未来的基础设施。

 

Q: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企业的政策和措施,您对哪些政策措施印象深刻?您还期待哪些支持的政策呢?

 

刘积仁:我看到政府出台了一些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比如减免房租、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在社保基金等方面的支持。这些措施对所有面临困难的企业都是很大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够继续减免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无疑会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将企业的责任和政府的责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俞敏洪:

别做“手机控”,多和孩子一起读书游戏

 

Q:在疫情防控方面,新东方做了哪些努力?

 

俞敏洪:我们向武汉捐款了2000万元,然后在寒假和春季为全国医疗人员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线上教学;同时,还拿出了100多万个寒假和春季的线上学习名额给全国的老百姓。孩子们可以在央视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观看新东方提供的大量免费课程,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页搜索“新东方在线”观看免费课程。

 

Q:现在中小学仍未开学,在学习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

 

俞敏洪:第一,家长要跟孩子有更多的互动,每天至少有一两个小时在一起交流思想。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或者跟孩子一起动手做饭、做游戏。这段时期是绝好的机会。第二,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阅读。现在很多人在假期成了“手机控”,这样特别不好。家长应该每天跟孩子一起读书,可以读相同的书,也可以读不同的书,读完了书以后一起讨论。这也是一个促使孩子学习的好机会。第三,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网课,包括素质类的或者学习类的。孩子每天都有一点时间学习新的内容、做作业、提升自己。毫无疑问,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Q:新东方现在的课程都是线上的,而且有很多课程是免费的。这样是否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

 

俞敏洪:会有压力。但我们能够从线下转到线上,一部分课程还可以收费,所以压力还能够承受。新东方从2003年非典以后一直在执行一个政策,就是账上的资金必须足够支付学生退还的学费,以及所有员工的工资。所以过去十几年,新东方账上的现金盈余一直都还不错。尽管这一阶段会有亏损,但我们现在没有辞退任何一位员工。因为在关键时刻,保障每一位员工的福利,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和家人待在一起,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Q: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企业的政策措施,您对哪些印象深刻?您还希望有哪些政策上面的支持?

 

俞敏洪:现在给中小企业做一些过渡期的贷款,这个特别重要。因为这些中小企业并不是经营不下去,而是现在这个阶段没办法经营。如果银行愿意给它们贷款,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是很温暖的。另外在今年,我觉得政府应该考虑落实更多针对企业减税、降费的政策。


Q:这段时间您有没有对所处的行业和企业有一些思考?

 

俞敏洪: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行业的两大分支。有人说线上会把地面打掉,有人说地面会把线上打掉。我认为线上、地面都会共同存在,但是一定要做好线上和地面同步发展,并且互相帮助的准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叫OMO,地面和线下的互相结合和渗透。

 

过去两三年,新东方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后,我们的一百多万名学生要全部迁到线上上课。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本来需要一到两年才能完成的OMO模式。这就是行业最大的创新。疫情结束以后,中国的在线教育会迎来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当然地面教育不会被消灭。但是在未来,在线下教育机构上课的孩子也会部分采用在线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系统来对自己的学习做补充。

 

Q:您对所在的行业,包括中国经济今年的情况怎么看?

 

俞敏洪:我并不悲观,因为现在是滞后消费,而不是没有消费。只要疫情结束,大部分消费都会被补上去。我唯一担心的是,如果不出手相救,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死亡太多,那就会对国家经济带来真正的影响。

 

沈涤凡:

让医疗更加互联网化和数字化

 

Q:疫情发生以来,阿里健康为各地的防控,包括支援前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沈涤凡:第一个是1月24日上线了在线问诊平台,因为像武汉和湖北其它地区出现了医疗资源紧缺现象。除了在平台上日常做问诊及病患开方服务的几千名医生,我们还动员了其它疫情不是那么紧张的地区的医生,在线上提供远程问诊服务。这个平台在上线第一天就出现了十几万线上问诊量。这个平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缓解了湖北当地一些病患非常着急的心态,二是为线下医院起到了分流作用。

 

第二个是线上用药平台。大量病患在线上问诊之后,需要有解决方案,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断药,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我们为这些患者提供了用药不出门服务。医生在线上结合病人描述的症状以及远程看诊的情况,直接开药,然后通过递送模式送药上门。

 

第三个是面向线下医院的数字化平台。我们在过去一两年就已经做了一个基于公有云的医院数字化系统。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的系统就是基于我们的云系统而建立的。信息系统基于云,好处在于所有的系统能完全互通起来,标准定义是一致的,能跟着病人走,以病人为中心。比如武汉出现了大量转诊工作。在转诊过程中,如何把这些病患的档案包括既往病史、有无过敏症状等情况在各家医院间无缝连接起来,就需要通过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来实现。

 

Q:有媒体把互联网医疗称为战疫的第二战场,您同意吗?

 

沈涤凡:如果跟实体医院相比,互联网医疗还是比较浅的。我们觉得未来的轻医疗可能会互联网化,重医疗可能会数字化。

轻医疗就是简单的线上问诊以及配药,之前在政策上就一直在不断地推动这件事情。

 

第一个政策是2018年推出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规定可以在线上远程对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复诊、复开方,比如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第二个是2019年12月1日新的《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去掉了网络不允许卖处方药这一条。在整个互联网问诊以及开药的管理办法当中,大家倾向于进一步放开政策,比如在一些病种的首诊上也能通过远程方式来实现。

 

重医疗是要实现更好的数字化,用数字加上人工智能、AI等等,帮助医院、医生更好地做诊疗。这是我们两个大的发展方向。

 

Q:大家非常关注也都很期待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应对疫情方面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的确感觉到这种现象级的、能够真正为前线防控以及为医护人员承担更多工作的新技术应用还比较少。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

 

沈涤凡:我认为医疗的人工智能在今天无论是数据还是场景,仍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其实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数据比技术更重要,场景比数据更重要;只有有场景才有可能有数据,只有有数据才有可能有人工智能。阿里健康是从一个基础的底层、从信息化开始做起的,当然我们的信息化是基于云的。过去各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医疗模块,在它本身都不联通的情况下,信息化没办法做到数字化。一旦把这些信息系统联通起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就可能在这个上面架构起来。

 

Q:这次疫情的经历和挑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沈涤凡:我觉得改变会是非常大的。第一,这次疫情期间,在轻医疗领域,新技术已经证明了它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无论是效率、方便还是安全性;第二,疫情过后,基于云、大数据的医疗体系一定会被更加重视、被大力推广,而不是过去的“数据孤岛”。这是非常正向的方向,肯定会加速发展。

 

孙坚:

坚持开店,相信明天

 

Q:在疫情防控方面,首旅如家做了哪些努力?

 

孙坚:首旅如家在全国400多个城市有4000多家门店。遇到这样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第一,我们要每天了解疫情比较严重地区门店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接待情况、是否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员工卫生防护等。第二,我们希望把每一家门店的卫生环境、员工保护、客人关注等都做好,保证场所是安全的。第三,我们有很多投资商,要给他们提供扶持政策。同时,我们自己也是一个运营商,也在寻求各地政府支持,尽量控制成本。

 

目前因为国家政策、政府需要,我们有1000多家门店是关闭的。一些疫区门店被政府征用作为疑似病人隔离点。我们也协调资源在湖北的门店为医务人员免费提供休息场所。

 

Q:如果门店被政府征用,场地提供给医务人员、隔离人员,如家还会参与服务工作吗?

 

孙坚:如果门店完全被政府征用为疑似病人隔离点,我们除了提供一两名工程维护人员,基本都是政府来接管,因为会有比较高的医疗防护要求。如果是我们主动为医务人员提供休息场所的门店,都还是我们自己在运营。

 

Q:酒店住宿业被普遍认为是在此次疫情中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首旅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孙坚:面对困难,首旅如家免收湖北加盟店全部费用,减半收取全国其它酒店加盟费用,一起共渡难关。我认为商业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整个社会的。不论是投资者、加盟商、合作伙伴,还是我们自己,都是互相协作的。我们尽量做好我们能够做到的事,让加盟商、合作者、投资者能够减轻一些负担。这是一个突发事件,我们都应该拧成一股绳。

 

Q:集团和加盟店在应对困难过程中有一个亮点——营业中断险,这是什么产品?

 

孙坚:营业中断险指因为不可抗力造成的营业中断,可以得到一定比例或者全部补偿。我们一直鼓励加盟酒店通过包括职工保险、物业保险、意外保险这样的保险方式来分散风险。一个酒店如果运营时间超过10年,可能会面对很多突发情况。这个时候,保险或许能帮到你。

 

Q:如家也采取了一些“自救办法”,如“企业专属居家隔离房”。这算是一个创新产品吗?

 

孙坚:企业复工、员工返程都有“居家隔离”要求,酒店也需要“自救”。所以,我们加入一些清洁、消毒、隔离等服务设计,形成“居家隔离房”这样一个概念。从2月12日起,我们又在“居家隔离房”的基础上推出“放心酒店”。通过在酒店公共区域,比如电梯、食堂、走道等方面的清洁措施,应用科技技术,尽量让顾客能够放心居住。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酒店需求也会一点点增加。

 

Q:从行业来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创新?

 

孙坚:未来,我们还是应该回归住宿业本身。通过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在线服务管理、机器人运用等,为未来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我们也会通过环境科技化、体验化、人性化,更加注重清洁和卫生,为未来的消费者提供真正的价值。

 

Q: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包括减税、融资、社保等方面。您更看重哪些方面对企业的帮助?

 

孙坚:第一,基础成本。我们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就是物业成本,也就是租金。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希望减轻我们的压力,我觉得非常到位。第二,人工方面。我们最关心的是员工社保福利费用。现在政府出台了一些缓交政策,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考虑更多的减免帮助。第三,税费。对于处于短期困境的企业来说,希望能在所得税、增值税方面得到更多帮助。

 

王刚:

做非常时期的“战地食堂”

 

Q:疫情期间,很多饭店都关门了,眉州东坡的情况怎么样?

 

王刚:疫情突发时,我们就提出:平时眉州东坡提供餐饮服务,在非常时期就要变身为“战地食堂”。我们围绕下面三点展开部署决策:

第一,针对员工,“划地为阵”。比如武汉的员工就在武汉,北京的员工就在北京,城市与城市之间不能动,店与店之间也不要动。同时我们采取轮岗制,有专人对员工宿舍进行消毒防护,保护员工,保障他们的吃、住,不给社会添乱。

 

第二,针对顾客,主攻外卖。我们推出了无接触外卖,包括后来的平价菜店。一年四季中,我们最忙的时候是春节,所以备了很多的货。我们统计,大年三十到初六期间客人退订了一万一千多桌,金额大约是一千七百万元。没有客人了怎么办?店长们就把那些蔬菜、瓜果、鸡蛋、肉都摆出来,以平价的形式卖给消费者。

 

第三,门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政府没有要求我们关停的,或者甲方没有让我们关停的,基本上都开着,能开尽开。武汉、黄冈都有门店一直在营业。因为看到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吃的都是方便食品,我们就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东坡食盒、热汤热饭。

 

Q:眉州东坡在湖北有很多工作人员,他们的卫生防控是怎么样做的?

 

王刚:湖北的防控是最让我们揪心的。最开始员工去医院这些重灾区送饭时都哭了,因为缺少防护装备。我们的管理团队就想办法带头送,比如没有防护服,就把雨衣当成防护服。后来,我们给他们送去了防护镜、防护服,他们心里就安心多了。无接触外送也是从湖北传过来的。

 

Q:最近几年您在眉州东坡的上下游产业链方面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您现在觉得哪些做的是正确的,还要坚持走下去?哪些还存在短板,要继续努力?

 

王刚: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一个天大的事情。特别是从全国连锁或者是全球连锁来说,中餐要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必须要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眉州东坡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做成了一条全产业链,从田间地头、农业公司到中央厨房、出口的食品工厂,再到物流配送。

 

Q:您的食品工厂出产的产品都是一些什么?

 

王刚:第一类是以四川腊肉、香肠、樟茶鸭为主的烟熏、风干类;第二类是调味料,包括花椒、辣椒等;第三类是复合调料,比如麻辣香锅调料、火锅底料、毛血旺底料;第四类就是我们的菜品。我们的定位是出口全球,现在已经出口了大概二十多个国家。

 

Q:截至去年,食品厂的营业收益大概有多少?

 

王刚:大概是三个多亿人民币,而且每年的增长率都很好。从2015年开始,每年基本上都是以30%-40%,甚至更高的速度在增长。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这些食品工厂、中央厨房和供应链,全部都发挥了作用。有了这些供应链,我现在更加坚定地相信,餐饮零售化、食品化是未来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Q:除了以前做的这些,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有没有想到更多的创新点?

 

王刚:我们现在给每日优鲜和物美集团做来料加工,利用我们的中央厨房、物流配送、闲置的空间,增加了给这些大企业做供应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学会了如何能够生存,并且能从生存当中锻炼队伍。表面上我们是亏了钱,但是我们赢得了员工的凝聚力,赢得了社会对我们的关注,练就了团队在逆境当中生存和创新的能力。这些都比金钱还要值钱。

 

Q: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您对哪些政策印象深刻?

 

王刚:一个是银行不断贷、不抽贷,而且为了促进疫情后的生产,银行还要给我们增加贷款;另外,社保、税收全部延期,已经专门有部门在对接。

 

周韶宁:

优先复工“零感染”,防疫、民生物流不间断

 

Q:在疫情防控上,百世做了哪些工作?

 

周韶宁:2月3日,根据各地政府的审核许可,在做好防疫防控前提下,我们也在逐步恢复服务网络:严格落实对快递、运输车辆、生产作业场所的消毒和通风等措施;快递员跟用户电话联系后,投递到代收驿站、智能柜或者小区的其它临时区域,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降低通过快递传播病毒的概率。

 

Q:百世为各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了哪些帮助?

 

周韶宁:疫情发生后,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防控疫情专项小组。1月23日对外发布了关于百世集团湖北区域快件收件服务的通知,正式开通全国各地发往武汉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运输。集团的百世快递、百世快运、百世供应链、百世国际,都加入到免费运送紧急物资的公益活动之中。快递是小包裹,快运是整车大货量的运输,供应链主要是以仓储配送为主。

 

1月24日到2月10日期间,我们紧急调配全国运力资源,将8万件总重约280多吨的快递送往湖北的武汉、荆州、黄冈等地。

 

Q:在这个时点,您作为企业家来回顾和思考,觉得这几年企业有哪些方面做对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行调整?

 

周韶宁:经过十多年在物流行业的积累,我们一直注重打造信息化、自动化的平台,来实现企业的高速运营。虽然我们一天要处理2000多万件快递包裹,但是员工数量每年都在减少。因为智能化、自动化让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国际化。在这次疫情爆发后,很多海外民间组织捐赠了物资,需要从海外找资源运到国内通关,再用国内的资源运到医院、防控中心等。这次充分发挥了百世国际的作用。虽然现在国内的业务受到了影响,但是我们在东南亚、北美等地的业务还是正常运营。

 

第三,我们多年来搭建了各省、市独立的运营体系,不管是在日常还是在紧急状态之下,都能够高效地运作。

 

Q:各级政府出台了一些支持企业的政策和措施,您是否感受到了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友好?

 

周韶宁:首先,企业要实现自救,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我们得到了政府优先复工的支持。国家邮政局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营业网点操作规范,要求对于各地不要“一刀切”。

 

第二,交通运输部出台了政策,禁止擅自设卡拦载、阻断交通等不合理的行为,突出保障运输畅通。另外,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税收政策,对于生产重点防控物资的企业退还增值税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政策。

 

Q:您在此时此刻有什么最想说的话吗?


周韶宁:疫情在短期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会有一定影响,但是我也看好未来线上的经济活动,包括线上教育、购物,一定会更快地发展。

 

我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地做好抗击疫情的长期准备。目前我们的员工是零感染,员工的安全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整个集团要为运送抗疫物资做出更多努力,帮助缓解一线的压力。大家万众一心,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有删减)


发布时间:2020-06-23 点击量:116 次

复制添加微信号:18123857581  了解更多学校招生情况


网站首页 教学项目 课程中心 新闻中心 教授研究 学员专题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学校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北大校区
通用网址:www.pkuszceo.com

招生热线:18123857581 罗老师
咨询QQ :47268958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扫一扫加QQ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18-202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高层管理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09888号-1